得益于早期對OpenAI的巨額投資,微軟如今已站上了人工智能的浪潮之巔,但其野心遠不止此。據CNBC,微軟已經同意在未來數年內向云計算服務提供商CoreWeave投資數十億美元,用于云計算基礎設施建設。
值得注意的是,在最新的B輪融資中,CoreWeave還獲得了英偉達以及磁星基金等機構的投資,總計4.21億美元。
有分析指出,微軟對CoreWeave的投資凸顯了生成式人工智能領域競爭的白熱化。雙方的合作關系使得微軟能夠利用CoreWeave的GPU資源,確保OpenAI的基礎設施能夠支持ChatGPT和其他人工智能項目的算力需求。
(資料圖)
公開資料顯示,CoreWeave成立于2017年,總部位于紐約,擁有160名員工。CoreWeave此前專注于加密貨幣“挖礦”市場,但過去幾年開始轉向人工智能領域,提供基于圖形處理單元(GPU)的云計算服務。自那以后,其業績實現了大幅增長。CoreWeave首席執行官Michael Intrator表示,“從2022年到2023年,公司的收入增長了很多倍。”
其實除CoreWeave外,僅今年一季度,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掀起的資本狂潮中,幾家相關的初創公司已經成功融資超過120億美元的資金。
目前,CoreWeave是一家專業的云計算公司,提供行業內速度最快、最靈活的云基礎設施之一,可讓用戶訪問超過45,000個GPU,被認為是市場上運行人工智能模型的最佳選擇。同時值得注意的是,CoreWeave也向人工智能公司出售算力,因此也與微軟的Azure和亞馬遜的AWS等云計算服務提供商構成了直接的競爭關系。
圖片來源:CoreWeave官網
CNBC援引一位知情人士稱,微軟在今年早些時候就已經與CoreWeave簽署了協議,以確保其投資的ChatGPT未來能擁有足夠的計算能力。目前,OpenAI依靠微軟的Azure云基礎設施來滿足其龐大的算力需求。
不過對于微軟投資CoreWeave一事,雙方均拒絕置評。但業內人士對于微軟在人工智能領域的這筆最新巨額投資均表示看好。
Wedbush董事總經理、資深股票分析師Daniel Ives在發給《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研報中就表示,微軟引領著全球人工智能的軍備競賽,下一步就是盈利。他認為,這肯定不是一蹴而就的,微軟將圍繞人工智能Azure推出更多的測試程序,為企業找出定價和消費模式,并將其領先的人工智能功能分層到企業中。
“不過我們最近的調查進一步證實,微軟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盈利將比華爾街預期的來得更早。在過去幾周里,我們與微軟的客戶、合作伙伴進行了多次對話,并進行了實地的考察。我們認識到,部署云端人工智能和ChatGPT帶來的變現機會是整個行業的轉型機會,而微軟恰恰處于主導地位。”Daniel Ives補充道。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就在美東時間本周三(5月31日),CoreWeave獲得對沖基金磁星基金(Magnetar Capital)2億美元額外融資。加上此前磁星基金和英偉達等其他投資者投入的2.21億美元,CoreWeave整個B輪的融資額合計達4.21億美元,公司此輪融資后的估值已經超過20億美元。
CoreWeave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戰略官Brannin McBee在表示,這筆融資將用于公司在美國的數據中心擴張,以及潛在的收購機會。英偉達的一位發言人表示,這筆投資代表其與CoreWeave合作關系的“深化”——英偉達在此前的融資中也已向CoreWeave投資過1億美元。
英偉達年初至今累計漲幅已超過170%,且已成為標普500指數今年漲幅最大的成分股。本周周中,英偉達市值在盤中一度上破1萬億美元關口,成為全球首家市值突破1萬億美元的芯片公司。據報道,在上周的財報電話會議上,英偉達首席財務官Colette Kress就提到了CoreWeave。今年3月,英偉達CEO黃仁勛在公司的GTC大會上的演講中也多次提及CoreWeave。
去年11月底,OpenAI推出的ChatGPT展示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強大能力,之后,包括谷歌、微軟等巨頭開始紛紛展開生成式AI競賽。
CNBC報道稱,由于對AI基礎設施的需求如此之大,微軟需要更多的方式來利用英偉達的GPU。
CoreWeave在其官網上稱,公司提供的算力“比傳統的云服務提供商便宜80%”。CoreWeave為包括英偉達A100 GPU芯片在內的眾多產品提供算力。
圖片來源:CoreWeave官網
此外,CoreWeave還提供了更便宜的英偉達A40 GPU,主要用于視覺計算,A100 GPU則針對人工智能、數據分析和高性能的計算。CoreWeave首席執行官Michael Intrator稱,公司的A40 GPU“將以非常劃算的價格完成出色的工作。”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