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說結果,2005年11月,買入富國天惠成長混合10萬元,分紅方式選擇紅利再投資
15年后的今天,就會發現,我們的賬戶金額增到227.5萬元。
是不是很誘人,當然了,這是后視鏡
(資料圖片)
那么以史為鑒,如何才能發現這樣的好基金,下面,我們來聊聊方法。
第一,基金分類。不同的基金,風險和波動是不一樣的,按照風險和波動由低到高來看,有貨幣基金、債券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基金
這里看到富國天惠成長混合是屬于混合基金。
第二,歷史業績。我們選擇什么樣的業績好呢?一年二年高收益是好,但除非我們不繼續投資了,否則,還是應該選擇長期回報好的基金。
富國天惠成長15年2175%,年均23%的漲幅。是不是都是近一二年的漲幅呢,我們看一下,近1年51%;近3年102%,年均26%;近7年170%,年均22%。
可以看出,整體上年均收益是平滑的。
這個歷史業績是否可以呢?
太可以了,剛看了余額寶是2.27%;
巴菲特(1985年到2004年)20年年均收益22%,這可是股神啊
如果我們2005年買了這個基金,自己的年化收益率可以和股神媲美了。
什么樣的年化收益好呢?15%以上就是合格的。
第三,基金經理(最關鍵)。一是任職時間不能太短。二是是否經常跳槽。三是管理基金數量。
咱們一個一個看。
一是任職時間。我們A股牛熊一輪大概要7年,如果一個基金經理沒走過牛熊,我們無法了解其綜合實力。
二是是否經常跳槽。買基金,買的主要是基金經理,如果這個經理總跳槽,難道要我們跟著他來回換基金嗎?!
三是管理基金數量。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再牛的人,管理基金的數量也是有上限的。
第四,基金規模。規模太小,容易有贖回壓力,再有規模大一點、基金經理收入就多一些,是不是管理激情會更高。規模最好在20億以上。
第五,持有人結構。機構投資比例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太小,基金可能有問題;太大,容易集中贖回。10%—50%區間較好。內部人投資的比例越高越好,試想,基金經理把身家都投入進來,他能不上心 嗎?
那么,富國天惠成長混合咋樣呢?我們簡單看一下
一、屬于混合基金,有風險,更有收益。
二、年化收益23%>15%。
三、基金經理朱少醒,15年的基金經理經驗,一直在富國基金公司,多次穿越牛熊,目前只管理1只基金。合格。
四、目前是278億規模,大于20億。規模有點太大了,韓信點兵多多益善,但是基金理財,還是應該規模適中。
五、機構持有比例15%,合格。內部持有0.22%(看著少,其實0.22%,大概是6千萬,也不少了),總體趨勢是逐步增加的(2007年時0.03%)。
下一篇:最后一頁